From:LastPass 官方博客
正如我之前在密码管理 一文中提到的 LastPass, 现在已经成为我必不可少的一个生活工具 LastPass 甚至可以用来分享密码. 最近 LastPass 3.0 发布,看看更新了什么。同样如果你需要注册 LastPass, 可以通过我的邀请链接 这样大家都可以得到一个月的高级账户
官方的用词是这样的clean design
andunobtrusive feel
Chrome 插件界面更新变的小清新了。现在 LastPass 会自动在用户名密码栏填入密码,并且用户名密码栏最后添加 LastPass 可交互的按钮让你可选择多用户与密码填入,或者切换你想填入的其他功能,而这一功能在上一版中是在这个网页顶部弹出一栏选择操作。
如果保存过密码就会看到如下界面
而如果没有保存过用户名密码,LastPass 会询问你是否需要保存
如果该栏是创建地址栏,则询问你是否需要自动产生密码 (Password Generator)
如果是购物表单,会出现你自定义的 Profiles
点击按钮展开可以快速选择想要的功能,如禁用此网站密码填入,生成密码,填入密码等等
而点击 Chrome 展开 LastPass 可以快速搜索密码库,以前是只能打开密码库才能搜索密码的
展开密码库的界面也同样重新设计了
官方用语:Enjoy updated Android and iOS apps, with a more powerful browser experience for easier navigating, site saving, and password generating. PS. 只有高级版 LastPass 才能使用
高级版 LastPass Android 和 iOS 直接将 LastPass 集成到了浏览器能在浏览器中自动填入密码。
可以多至五个人共享一个文件夹
五个人中任何一个人都能在同一文件夹中管理密码,LastPass 将文档的协同工作搬到了密码管理
LastPass Team 感谢原文: We’re Thrilled to Reach Another Milestone!
We are so thrilled to share LastPass 3.0 with our community. We hope you enjoy the clean design and less intrusive experience. As always, we owe a big “thank you” to our community for your continued support. We’re committed to the ongoing improvement of our service, and strive to provide a great experience for our users. Let us know what you think in the comments below!
我使用 cyanogenmod(之后简称 CM) 也已经快一个礼拜了,而之前我一直都是原生 ROM 的忠实使用者,在使用了很长时间的原生 ROM 之后转而使用 CM 的 ROM, 才感觉的 CM 团队在背后的刻苦用心。 下面就谈谈 CM 相较于原生系统,几个比较贴心细节优化
##短信通知(弹出窗口,通知栏提示)
相较于原生系统中的短信,CM 中短信在下拉通知栏中提供了 Read,Call 等直接操作短信的动作. 别人的短信回复如果不需要回复,在原生系统中只有你点击通知栏中通知跳转到短信应用中去才会将此条短信状态变成已读,否则你的呼吸灯会一直处于有短信状态,而 CM 在通知栏的人性化处理,能够在通知栏读完短信之后直接将短信标注已读(这样就不会让呼吸灯一直亮了)或者 Call Back 直接打电话给短信发送者或者跳转到短信应用回复短信. 而在短信应用的设置界面里面还能设置弹出短信窗口,在使用手机时遇到收到短信是非常方便的,省去了下拉通知在点击进入应用内部回复的过程,直接在弹出窗口就能够做应用内所作的所有事情,包括标注已读,回复。
##Quick Setting Panel 中体验的一致性 在原生 ROM 中在设置 WLAN 时,点击其实是进入 WLAN 设置的一个”快捷方式”, 长按才是开关 WLAN, 而蓝牙和飞行模式点击却是一个 Toggle, 直接能够开关蓝牙和飞行模式. 在 CM 的 ROM 中将所有的操作点击变成 Toggle, 长按才进入复杂的内部设置,统一了操作的一致性. 对于一个新手来说,如果使用原生的 Quick Setting Panel 一开始一定会摸不着头脑的。
##Quick launch shortcuts 这个是触发 Google Now 功能的扩展,从 HOME 键往上滑动能够触发 Google Now, 而 CM 的 ROM 能够提供更多的功能来扩充这个 Quick launch shortcuts, 我在 Google Now 右边添加了截屏,在左边添加了关闭屏幕,避免了过多的使用电源和音量实体键,延长使用寿命。
##Lock Screen 在之前版本的 Android 中 slide 解锁是能够进入相机的,而在之后更新的版本中锁屏界面从屏幕右侧滑动能够调用出相机,CM 更是把这个功能扩展了,锁屏界面能够快速的进入你设定的任意五个应用,并且保留了原生 ROM 从右侧滑动调用相机的功能,默认情况下,CM 的五个应用是浏览器,电话,音乐,短信,解锁. 而你能够自定义任何操作。
##Profile 这是一个我非常喜欢的功能,在系统设置中可以设定相应的 Profile, 比如我经常玩 Ingress, 在打开 Ingress 之前我一定会打开 GPS, 打开流量,3G 模式,关闭 WLAN, 那么我可以将以上内容设定成一个 Profile 名叫 Ingress, 下一次你只要切换到相应的 Profile, 所有的设置就已经是你设置好的了,一键免除所有烦恼. 并且切换入口非常方便,你可以将切换 Profile 的按钮添加到 Quick Setting Panel 中,只有下拉通知就能够切换,或者系统已经默认集成到长按电源键中. 其实很多第三方应用已经能够做这些了,原生 ROM, 我就用 tasker 做这一切,当时当这一切和系统集成,就让我倍感完美. 当然你也可以设置 HOME profile, 在这个 Profile 中设定自动打开 WLAN, 同步,然后到家开启这个模式,抑或是设置上课模式,静音模式,然后就随意使用了. 但是唯一让我感到遗憾的是貌似这个 Profile 只能手动的切换,不能自动切换,不过这已经能够满足我的需求了。
##通知栏中拍照 这个是让我比较意外的发现,竟然能够在通知栏开启相机,并且将相机缩小在一个很小的范围,点击那很小的区域就能够拍照,这个不是偷拍利器嘛,神了. 并且相机启动速度也是很快,不会让你错过任何瞬间。
至于其他安全管理中的 Privacy Guard, 主题切换,Pie Controls,DSP…. 有的我也不懂,有的我也不会用,就我使用的感受来看以上已经是我觉得非常不错的优化了。
而唯一让我不满意的事情就是竟然数据连接信号不稳定.(PS. 这是误解,数据连接是正常的,只是那段时间手机卡欠费了)
2013/11/11 更新
##开启 status bar 左右滑动调节亮度 这个功能也是非常人性化的一个功能,我非常喜欢。
From:Developer Android站在开发这角度,消费者角度请看for consumer
SurfaceView.setSecure()
阻止录像,保证内容安全性adb shell screenrecord
录像功能,或者在Android Studio DDMS面板使用.ncb—- 无编译浏览文件 (no compile browser)。当自动完成功能出问题时可以删除此文件。build 后会自动生成。
.dsw—- 这种类型的文件在 VC 中是级别最高的,称为 Workspace 文件
.dsp—- 在 VC 中,应用程序是以 Project 的形式存在的,Project 文件的扩展名为.dsp,在 Workspace 文件中可以包含多个 Project, 由 Workspace 文件对它们进行统一的协调和管理,每个工程都对应一个 dsp 文件
.opt—- 与 dsw 类型的 Workspace 文件像配合的一个重要的文件类型是以 opt 为扩展名的文件,这个文件中包含的是 Workspace 文件中要用到本地计算机的有关配置信息,所以这个文件不能在不同的计算机上共享。当我们打开一个 Workspace 文件时,如果系统找不到需要的 opt 类型文件,就会自动的创建一个与之配合的包含本地计算机信息的 opt 文件。
.clw—- 以 clw 为扩展名的文件是用来存放应用程序中用到的类和资源的信息,这些信息是 VC 中的 ClassWizard 工具管理和使用类的信息来源
readme.txt—- 这个文件每个应用程序都有一个,这个文件中列出了应用程序中用到的所有文件的信息,打开并查看其中的内容就可以对应用程序的文件结构有一个基本的知识
.h—– 这种文件为头文件,包含的主要是类的定义
.cpp—- 这种文件为实现文件,该种文件包含的主要是类成员函数的实现代码。一般来说,h 为扩展名的文件和 cpp 为扩展名的文件是一一对应配合使用的
以下为详细列表:
.APS:存放二进制资源的中间文件,VC 把当前资源文件转换成二进制格式,并存放在 APS 文件中,以加快资源装载速度。资源辅助文件。
.BMP:位图资源文件。
.BSC:浏览信息文件,由浏览信息维护工具(BSCMAKE)从原始浏览信息文件(.SBR)中生成,BSC 文件可以用来在源代码编辑窗口中进行快速定位。用于浏览项目信息的,如果用 source brower 的话就必须有这个文件。可以在 project options 里去掉 Generate Browse Info File,这样可以加快编译进度。
.C:用 C 语言编写的源代码文件。
.CLW:ClassWizard 生成的用来存放类信息的文件。classwizard 信息文件,ini 文件的格式。
.CNT:用来定义帮助文件中“Contents”的结构。
.CPP 或.CXX:用 C++ 语言编写的源代码文件。
.CUR:光标资源文件。
.DEF:模块定义文件,供生成动态链接库时使用。
.DLG:定义对话框资源的独立文件。这种文件对于 VC 工程来说并非必需,因为 VC 一般把对话框资源放在.RC 资源定义文件中。
.DSP:VC 开发环境生成的工程文件,VC4 及以前版本使用 MAK 文件来定义工程。项目文件,文本格式。
.DSW:VC 开发环境生成的 WorkSpace 文件,用来把多个工程组织到一个 WorkSpace 中。工作区文件,与.dsp 差不多。
.EXP:由 LIB 工具从 DEF 文件生成的输出文件,其中包含了函数和数据项目的输出信息,LINK 工具将使用 EXP 文件来创建动态链接库。只有在编译 DLL 时才会生成,记录了 DLL 文件中的一些信息。
.H、.HPP 或.HXX:用 C/C++ 语言编写的头文件,通常用来定义数据类型,声明变量、函数、结构和类。 .HLP:Windows 帮助文件。
.HM:在 Help 工程中,该文件定义了帮助文件与对话框、菜单或其它资源之间 ID 值的对应关系。
.HPJ:由 Help Workshop 生成的 Help 工程文件,用来控制 Help 文件的生成过程。
.HPG,生成帮助的文件的工程。
.ICO:图标资源文件。
.ILK:连接过程中生成的一种中间文件,只供 LINK 工具使用。
.INI:配置文件。
.LIB:库文件,LINK 工具将使用它来连接各种输入库,以便最终生成 EXE 文件。
.LIC:用户许可证书文件,使用某些 ActiveX 控件时需要该文件。
.MAK:即 MAKE 文件,VC4 及以前版本使用的工程文件,用来指定如何建立一个工程,VC6 把 MAK 文件转换成 DSP 文件来处理。
.MAP:由 LINK 工具生成的一种文本文件,其中包含有被连接的程序的某些信息,例如程序中的组信息和公共符号信息等。执行文件的映像信息记录文件。
.MDP:旧版本的项目文件,相当于.dsp
.NCB:NCB 是“No Compile Browser”的缩写,其中存放了供 ClassView、WizardBar 和 Component Gallery 使用的信息,由 VC 开发环境自动生成。无编译浏览文件。当自动完成功能出问题时可以删除此文件。编译工程后会自动生成。
.OBJ:由编译器或汇编工具生成的目标文件,是模块的二进制中间文件。
.ODL:用对象描述语言编写的源代码文件,VC 用它来生成 TLB 文件。
.OLB:带有类型库资源的一种特殊的动态链接库,也叫对象库文件。
.OPT:VC 开发环境自动生成的用来存放 WorkSpace 中各种选项的文件。工程关于开发环境的参数文件。如工具条位置信息等。
.PBI、.PBO 和.PBT:由 VC 的性能分析工具 PROFILE 生成并使用的三种文件。
.PCH:预编译头文件,比较大,由编译器在建立工程时自动生成,其中存放有工程中已经编译的部分代码,在以后建立工程时不再重新编译这些代码,以便加快整个编译过程的速度。
.PDB:程序数据库文件,在建立工程时自动生成,其中存放程序的各种信息,用来加快调试过程的速度。记录了程序有关的一些数据和调试信息。
.PLG:编译信息文件,编译时的 error 和 warning 信息文件。
.RC:资源定义文件。
.RC2:资源定义文件,供一些特殊情况下使用。
.REG:注册表信息文件。
.RES:二进制资源文件,资源编译器编译资源定义文件后即生成 RES 文件。
.RTF:Rich Text Format(丰富文本格式)文档,可由 Word 或写字板来创建,常被用来生成 Help 文件。
.SBR:VC 编译器为每个 OBJ 文件生成的原始浏览信息文件,浏览信息维护工具(BSCMAKE)将利用 SBR 文件来生成 BSC 文件。
.TLB:OLE 库文件,其中存放了 OLE 自动化对象的数据类型、模块和接口定义,自动化服务器通过 TLB 文件就能了解自动化对象的使用方法。
.WAV:声音资源文件。
之前不久我接触过 Markdown, 还写了一篇博客介绍 MarkDown , 同时也找到了不少在线的 Markdown 编辑器。不过最近由赛恩 推荐的 Stackedit 在线编辑器确实好用,而我之前是一直使用 scribefire Chrome 插件来发布 Blogger 文章,偶尔也使用 Blogger 后台,而最近 Chrome 下 Blogger 后台完全上不去,发生”There was an error while fetching stats. Please reload page.”错误,而 scribefire 最近在我启用二步验证之后也失效,幸而找到 StackEdit 这个现在编辑工具。用过一段时间才发现是如此的好用。下面就讲讲这款在线编辑器。
https://stackedit.io
Stack Edit 是爱尔兰人 Benoit Schweblin 创立的在线 Markdown 应用,支持发布内容到 Google Blogger,具备离线撰写和编辑功能。
在介绍 MarkDown 这篇文章中提到的:
但是这些都没有这个 StackEdit 功能强大。
<div class="post hentry">
这个 div 第一个 a 标记中 name 属性的值就是 post id.MarkDown 语言发明的初衷就是让互联网发布内容易读易编写,它用一种简单的语法将文字内容组织,转变成 HTML 语言发布在互联网上 官网
使用 MarkDown 这种语言的契机是想要给极客公园投稿,在回复的邮件中他们提到了这种语言。在简单了解之后简单的看了下它的语法。在他们的回复邮件中他们还给出了一个文章的模板—- 可能吧。大家应该还记得可能吧每篇文章的排版模式吧!想当初禅叔应该就是用这种方式去写作的吧。使用 MarkDown 写作让你全心全意的专注在写作的过程中,不必关注格式,排版,这就是这门语言发明的初衷。其他具体的内容可以参考:维基百科和我给出来的其他链接,上面都有非常详细的介绍。
在查询 MarkDown 内容的时候,我还意外的知道了“简书”这样的一个网站。网站外观制作精美,通过网站的关于知道网站还在内测中,这个网站专注于写作,所以他的编辑器就是支持 MarkDown 的。在现在这样一个浮躁的社会没有多少人愿意静下来读一篇很长的文章,当然也少有人愿意写一篇很长的文章,不过我庆幸还有那么一群人能够做出这样的产品,还能有许多人在这个平台上写作,或许我们的社会需要那样的一批人才能更加丰富多彩。
小众软件 MarkDown 工具
RE管理器修改/system/build.prop 如下图所示 By Tony Zhao 保存,重启,清空ingress数据
###add auto complete
Preference->Java->Editor->Content Assist->Auto activation triggers for java . Then change “.” to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脚本地址:http://userscripts.org/scripts/show/175005
Find useful movie download link from Google Custom Search Engine 通过 Google 自定义搜索引擎为豆瓣电影添加下载资源链接 参考豆瓣电影下载插件 by ratwu
将 Google Custom Search Engine 中找到的资源链接在豆瓣电影页面显示
Google CSE 地址:
https://www.google.com/cse/home?cx=013193653470345952139:rmavzl75vbq
代码参考豆瓣电影下载插件:
http://userscripts.org/scripts/show/129534
这些天重装系统,好多东西都要重来,装系统倒是不麻烦,麻烦的是好多编程工具需要配置环境变量。这里就当作是备忘吧。以防止以后还需要。
Java Development Kit(JDK)是 Sun 公司针对 Java 开发人员发布的免费软件开发工具包(SDK,Software development kit). 普通用户并不需要安装 JDK 来运行 Java 程序,而只需要安装 JRE(Java Runtime Environment). 而程序开发者必须安装 JDK 来编译、调试程序。—-from Wikipedia
配置 Tomcat 之前先配置 JDK
Tomcat 是由 Apache 软件基金会下属的 Jakarta 项目开发的一个 Servlet 容器,按照 Sun Microsystems 提供的技术规范,实现了对 Servlet 和 JavaServer Page(JSP)的支持,并提供了作为 Web 服务器的一些特有功能,如 Tomcat 管理和控制平台、安全局管理和 Tomcat 阀等。由于 Tomcat 本身也内含了一个 HTTP 服务器,它也可以被视作一个单独的 Web 服务器。
方法两种:
打开浏览器,在地址栏中输入 http://localhost:8080 回车,如果看到 Tomcat 自带的一个 JSP 页面,说明你的 JDK 和 Tomcat 已搭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