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知道的这一本书
我已经忘记最初是怎么知道的这一本书了,好像是订阅的某人的 Newsletter,又或许是在豆瓣看到了别人的书评。但这本书已经被标记为待看了,就拿出来读了一下。
虽然看到豆瓣的上的评价已经排上了豆瓣 Top 250 中的 117 名,但阅读之前确实没有抱有很大的期待,但当我看了一半之后我才发了这一本书魅力。尤其是当哪位身患癌症为时不多的大学女教授,当她发现自己更喜欢超市收银员时义无反顾的去做时,我甚至是眼泛泪光的。还有看到那个送了多年的快递小哥受到作者感召决定会学校读书,最终成为一个建筑承包商的时候,我是感动的。这种力量是无形的,来自于生活最真实的鼓励。
关于作者
作者叫做洛莉·戈特利布(Lori Gottlieb),我原本对作者也并不是非常了解,但阅读的过程中也能在书中略微感受到一些,作者是一位心理治疗师。并且带着一位小孩,而这位小孩并不是作者结婚之后所生,而是通过购买精子而得。在书中的开篇也能读到作者自己因为和一位「仇童男」分手而陷入痛苦并找另一位心理治疗师治疗的过程。
几句话总结书的内容
这是一本心理治疗师写的回忆录,回顾几位来访者的故事,包括:
- 一个沉迷于手机短信,防卫心较重的四十岁男人约翰,电视剧编剧和制片,事业成功,但自以为是。
- 母亲因为救学生而被汽车撞倒,父亲是一位立志要成为作家的英语文学教授。
- 一位 30 多岁,刚刚新婚被诊断出绝症的大学女教授。
- 在她发现自己的生命只剩下一年的时候,依然决定去当超时收银员。
- 二十四岁的女孩夏洛特,有着原生家庭创伤和酗酒问题,在爱情问题中频频受挫
- 一位六十九岁的孤独老太太,离过三次婚,对生活缺少目标而且充满遗憾,声称如果生活不好转,将会在 70 岁生日的时候自杀
这一本书的组织架构并没有将这几个人的故事一一整理到一起,而是以时间序,穿插讲述,在一开始月阅读的时候还有一些不适,但是当我习惯了作者的叙事逻辑之后,发现非常易读。作者的文笔也非常细腻,生动,往往一件非常小的事情通过作者的叙述就能够在脑海里面构建出一副画面。
启发或想法
在阅读这一本书的时候,我不经回想起一部没有那么知名的韩剧 —- [[灵魂修缮工]],[[申河均]] 饰演的心理医生和 [[郑素敏]] 饰演的患有 BPD 边缘型人格障碍的患者,两人偶然相遇发生的各种故事。
申河均扮演的心理医生正是这本书中作者提到了那一类长期和病患一起生活并观察病患给出治疗方案的医生。而这样的医生也正是现代医疗体系做排斥的,医院需要医生 15 分钟完成一位患者的诊断,流水线的完成任务。这一部韩剧也是我看过的少数几部以心理医生为主角的「医疗剧」。都说现代人或多或少有一些心理疾病,但却鲜有剧集去表现。而这一本书,这一部剧的观看过程就是非常疗愈的过程。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罗列了十种人格障碍。
- A 群,具有古怪、奇异、反常的人格特质,偏执型人格障碍,分裂型人格障碍
- B 群(具有戏剧化、不稳定的人格特质)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边缘型人格障碍,表演型人格障碍,自恋型人格障碍
- C 群(具有焦虑、恐惧的人格特质)回避型人格障碍,依赖型人格障碍,强迫型人格障碍
[[荣格]] 创造了「集体无意识」这个词,指的是大脑中保存祖先记忆或全人类共有经验的部分。 [[弗洛伊德]] 才客观层面分析了梦境,即梦境的内容如何与做梦者的实际生活关联(包括人物的角色、特定的情境),而荣格心理学则是从主观层面解析梦境,去解释梦境如何与我们集体无意识中的共有主题相关联。
我们如何改变?
- 答案藏在「与他人的相处中」。
谁应该看这本书
- 我想这本书所有人都可以看,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